放眼全國,新材料今年席卷創投圈,又一條萬億賽道正在隱隱爆發。 有這樣一組數據——截至2022年7月,2022年新材料賽道已披露國內融資事件389起,融資總額約合人民幣500.83億元。從投資規模來看,今年上半年新材料賽道融資規模達到1億以上的事件共56起,占比約為14.39%,5000萬~1億的事件65起,占比約為16.71%。 而梳理這一筆筆投資發現,大部分資金都匯聚在同一個方向——新能源材料?!艾F在新能源的產業創新已經從應用轉向材料端,投資方向也要向上游轉移。”北京一位長期關注新能源產業的投資人想投資界表示。隨著新能源汽車需求上升,上下游供求關系緊張,上游材料依賴進口的問題便會暴露,所以今年投資人都忙著去投新能源材料。
尤今年新能源原材料價格暴漲的一幕歷歷在目。在這個背景下,無論是財務型VC/PE機構還是產業資本都開始涌向這片土地。比如在電池原材料領域,寧德時代早早入股了加拿大著名的鋰礦公司NeoLithium、北美鋰業、北美鎳業、天華超凈、天宜鋰業等公司。從銅、鈷、鋰、鎳等礦石資源,再到鋰鹽材料到正極材料等電池材料,寧德時代幾乎投了一遍。
比亞迪同樣將觸角向上游延伸。2021年,比亞迪參股成立了蜀能礦產,計劃綜合開發馬邊縣磷礦資源及磷酸鐵鋰項目。對此,比亞迪方面曾回應:“公司的投資均有戰略和產業的考慮?!苯衲?,比亞迪入手了光伏設備制造公司金石能源、材料公司先導薄膜等公司。
不久前,曾毓群王傳福還聯手投了一只新能源材料獨角獸——杉杉鋰電。這家公司的幕后老板64歲浙商——鄭永剛,靠著賣服裝起家,創立的杉杉股份是中國服裝業第一家上市公司。1999年,杉杉股份從服裝行業向科技、能源等行業轉型,成為了集新能源科技、偏光片、醫療健康、貿易物流等產業于一體的多元化集團,更是國內鋰電池材料、光電顯示材料的行業龍頭。
2014年,杉杉股份在上海臨港新片區創立了杉杉鋰電,主要從事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及其炭素材料的研發、生產與銷售業務。今年4月,杉杉股份公告稱,杉杉鋰電完成增資,除了杉杉股份全資子公司寧波杉杉新能源,還引進了四位戰略投資人——問鼎投資、比亞迪、寧德時代以及中國石油旗下昆侖資本。此次增資后,杉杉鋰電投后估值為118.2億元,首輪融資就躋身獨角獸公司行列。
VC/PE在新材料領域的布局也絲毫不遜色。他們早已開始瘋狂挖掘優質項目,帶火了一批新材料新秀,研一新材料便是其中之一。2019年,45歲的創業老兵岳敏創立研一新材料,以開發鋰電池新型功能材料為核心業務。成立短短3年,研一新材料便引來了晨道資本、深創投、紅杉中國、高瓴創投、CPE源峰等一眾知名投資機構。
不少投資機構仔細梳理了氫能、儲能、動力電池等產業鏈,并圈定了幾個新材料的技術方向,主動聯絡高校、科研院所一同孵化項目。
無獨有偶,半導體材料領域也出現投資人扎堆兒的火熱場面。在全球芯片短缺向上游傳導的過程中,投資人的注意力也開始從下游芯片設計公司轉移到芯片上游的硅片、光刻膠、電子氣體等環節。
這也是一個殘酷的現實:一些關鍵的半導體材料長期被國外壟斷。數據顯示,硅片、SOI、光刻膠的國產化率都不到5%,光掩模不到10%,拋光液和拋光墊不到15%,靶材只有20%,電子特氣表現稍微不錯,國產水平在30%左右?!跋啾扔诤M?,中國半導體材料落后15-20年,確實是非常值得投資的?!眹鴥纫晃恢顿Y大佬說,借著國產替代的東風,我國的新材料產業比其他國家跑得更快。
去年,西安奕斯偉材料完成超30億人民幣的B輪融資,轟動一時。奕斯偉材料是目前國內極少數能量產12英寸大硅片的半導體材料企業,創始人王東升是京東方的創始人,被業界稱為“中國液晶顯示產業之父”。此外,半導體硅片企業「鑫芯半導體」、高景太陽能等生產大尺寸硅片的公司也陸續完成了過億融資。
沿著國產化替代的思路來看,以往坐著“冷板凳”的新材料終于火了。工信部對全國30多家大型企業130多種關鍵基礎材料的調研結果顯示,有32%的關鍵材料尚屬空白,52%依賴進口,主要依賴進口的材料除了半導體材料、新能源材料,還有顯示材料、生物醫用材料、高性能纖維、高性能膜材料、先進高分子材料等。“關鍵材料不突破,先進制造、半導體、新能源、醫療醫藥等產業發展就是空中樓閣。”華南一位關注新材料方向的投資人感嘆。
當下,創投圈漸漸達成了一個共識:新材料產業是一個值得長期跟蹤投資的朝陽行業。“新材料的戰略地位不亞于芯片和能源,國家之間的科技戰爭就卡在材料環節。而國家‘雙碳’目標、‘卡脖子’技術攻關和高質量經濟發展需求等多重要素,為新材料、相關技術與產業帶來了新的機遇。”
正所謂,每一次技術革命一定伴隨著材料的革新。如今,新材料自主可控也是我們必須跨越的一道坎?,F在,VC/PE都趕來了。
文章來源:慧聰網,如有侵權,聯系速刪。